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海珠区 > 凤阳街 > 正文

海珠工匠 | 非遗传承人赵艺明: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广彩艺术

| 【记者 李馨】【编辑 邓菲菲】 | 2023-02-12 12:41:13


图片



图片

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营造“崇敬工匠、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推动海珠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海珠区总工会组织开展“讲好工匠故事 学习榜样力量”主题系列活动,分享一批来自海珠区不同行业的职工代表典型事迹故事,他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用始终如一的初心写下对职业的热爱,用坚持和奋斗践行对事业的忠诚,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海珠工匠的故事!



彩笔为针,丹青作线
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
他坚守一艺,刻苦钻研
醉心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广彩这门艺术
……


图片


赵艺明,广彩世家“赵兰桂堂”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彩瓷烧制技艺广东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广州市海珠区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院长,广州市、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副研究员。


结缘广彩,继承非遗技艺


赵艺明出生在一个广彩世家,他的父亲赵国垣是广彩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艺明回忆,那时父母亲忙于工作,他就经常在工作车间的广彩堆里玩耍。有时,看着父亲拿笔在瓷胚上作画,他也学着拿笔涂鸦。回到家后,父母亲谈论的话题也依然离不开广彩,没想到的是,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他也和父母亲一样,为了广彩的传承事业奔走半生。

在成长学艺的历程中,父亲对赵艺明的要求很严格。1979年,赵艺明进入广彩厂开始工作,他跟着厂里的师傅,从最基本的学起,每天重复着搬运、选胚工作,转正以后进入车间成为广彩学徒,车间考试通过后进入颜料制作部,一做就是十年。

1993年,广彩厂入不敷出接近倒闭,迫于生计,赵艺明离开广彩厂,另起炉灶养活家庭。虽然所做的工作与广彩没有了关系,但他却从未放弃广彩,仍在闲暇之际给自己画,给朋友画。“后来能够坚持,也是因为喜欢,归根结底还是情怀。”赵艺明表示,广彩三百多年历史,自己家族参与的时间就占了一半,他不愿把自己的堂号弄丢,对广彩的情怀也始终放不下。于是他和妻子冯瑞华一起重拾广彩事业,坚守祖辈的“赵兰桂堂”。


“任时代变化,惟匠心永恒”


在父亲身上,赵艺明学到了坚持。在这个呼唤匠人归来的时代,赵艺明认为,不管是从事非遗传承还是从事传统技艺,都需要工匠精神。首先就是要沉下心来,坚持创作。在设计方面,既要守正,也要创新。
图片
赵艺明正在制作由广州市文化馆2021年非遗实物征集馆藏的《福满岭南》500件花瓶(高66cm×直径31cm)
图片
《福满岭南》200件花瓶 2014年赵艺明 绘

在创作过程中,赵艺明锐意创新,在广彩传统技法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理念和技法,他的许多作品都融合了很现代、很岭南的元素。赵艺明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设计风格让他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多件作品在全国、省、市展中获奖,多件作品被省、市级博物馆及政府文化机构收藏。

图片


2018年12月广彩作品《珠湖生辉》16寸圆盘 赵艺明绘 2018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发展成果展暨第七届中国金艺奖作品评比大赛金奖

图片

《美丽珠湖》10寸圆盘赵艺明绘

来自外界的称赞与认可,并未让赵艺明迷失自我。“常言道‘德艺双馨’,身为手工艺人,品德是最重要的。我的父亲也时常这样教导。作为传承人,要守住底线,对得住行业,不要为了赚钱而去做违背准则的事情。另外,在教学传承上不要有所保留,而要倾囊相授,如果学生学不齐全,这种传承就不算成功!”


多元化下

非遗传承的更多可能性


随着政府对于民间手工艺宣传力度加大,赵艺明想走进校园进一步传承非遗文化。 从2011年开始,经向相关部门申请,他得以在岭南画派纪念中学推广广彩文化,之后又进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荔湾区青少年宫、教育路小学、后乐园街小学、南海中学等进行宣传推广。


图片


2022年8月28日,在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举办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沙贝小学“童心扉扬”美育公益夏令营——广彩体验活动。


赵艺明将广彩带入了校园,但宣传有效,延续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能够坚持的人并不多。再后来,他成立了师资班,学员包括市内多所学校的教师、个体户手艺人、业余爱好者等。


“多年的传承教学,一批又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来到我们工作室学习广彩技艺,我们已培养出许多广彩爱好者,其中也有广彩痴迷者。”为给学员们提供一个作品展示平台,赵艺明在政府扶持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先后举办两次师生作品展,暨2017年广府传统民俗文化广彩师生作品展和2021年珠水百年·广彩新韵赵兰桂堂师生作品展。


图片


2022年6月5日,广州非遗专项(广彩瓷)珠江水上巡展——“珠水百年·广彩新韵”赵兰桂堂师生作品在南海神·广州日报号上的“海上丝路博物馆”的展览,师生们合影留念。


关于开设体验课程,赵艺明表示:“广彩学习制作周期长,传统的固定花样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熟稔于心,相比起以前要通过漫长的学习才能出师的教法,用较短的时间就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作品,更加容易让市民接受。”

从过去小作坊式的学徒制传承模式,再到现在的非遗进校园、开设师资班、设体验课程的新传承模式,多元化的传承模式不仅适应了当下社会,也给广彩技艺的传承和推广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通过进校园、自行开展师资班以及举办体验课程,已经有超过5000位各年龄段的市民参加,其中有部分学生作品还在省市区各级评比中获奖。”赵艺明说。


图片


2021年12月5日,在羊城工匠杯“广东技工”工程羊城行动陶瓷彩绘技艺展现大赛上,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的学员荣获专业组及业余组铜奖。


“盘活”非遗

更要走入寻常百姓家


2006年,广彩成功入选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广彩技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始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彩瓷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然流传至今,却未能被广大民众熟知。


图片


2019年5月广彩作品《七十华诞·珠水欢歌》16寸圆盘 赵艺明绘 2019珠三角工艺美术精品评比“工美金匠奖”金奖


由于传统广彩成品价格高昂,无法真正走到寻常百姓中去。“非遗活起来,才能真正传下去。”为让广彩走入寻常百姓家,赵艺明从人们日常用品去考虑,开始思考怎么做人们买得起、用得起的广彩作品。


他关注到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和妻子一起制作喝茶的品茗杯。“一开始我们管它叫做‘夫妻杯’,后来就改成‘情侣杯’了。做传统的杯子价格高,很多人买回去不舍得用,用来珍藏,而这是日常用的,价格定得很低,不赚利润,只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样才不会使这门百年技艺消失。”


图片



现在,除了定制作品外,赵艺明也会制作茶杯、餐盘等日用器皿,或者开发其他更多的文创产品,希望广彩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谈起自己和工作室未来的目标,赵艺明表示:“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广彩这门艺术。现在国家政策提倡文化复兴,这也是我们宣传推广的最大动力。希望接下来能够进行更多的跨省交流活动甚至是国际交流,让广彩并不只是局限于广州地区。同时,也要更加主动地了解市场。我们需要开拓市场,有了经济基础,才能支撑文化创作。


赵艺明建议有志从事非遗文化或传统技艺传承的青年学生:“要沉下心来,真正学好,坚持创作。在设计观念上,既要保持传统,也要融入现代;在现实生存中,既做精品,又做商品,希望能够在两者之中找到平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消息来源:海珠区总工会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