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海珠区 > 江南中街 > 正文

读懂广州 江南有古 | 没想到!古代“网红景点”竟有这般故事

| 【记者 卢杰】 【编辑 孟令奇】 【图片 卢杰(署名除外)】 | 2022-05-26 21:57:06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经千年而魅力不减。读懂广州、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热爱广州、奉献广州。微社区e家通推出“读懂广州”系列报道,和大家一起,读懂广州这座名城。

“读懂广州 江南有古”专栏,定期推出江南中街道辖区内的历史文化介绍,和大家一起感受江南中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说起江南中街,你大概会第一时间想到江南西路,想到繁华兴旺的商业,想到令人垂涎的美食。可你知道吗?将时间往前推至19世纪,这附近一带曾有过连片的绮丽风光,大有江南园林移步换景之美,是清代到民国时期广州最富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集合地之一。



故事一:
刘彤与瑶溪二十四景



李白曾有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句诗用于马涌也很合适。马涌不但见证了这片区域近几十年来不断兴旺的变化,它也曾见过一百多年前的绮丽风光。

据史料记载,马涌的东段旧称瑶溪。瑶溪最早是一个村的名字。“瑶”与“窑”同音,宋代开始,这里曾经是个以生产陶瓷砖瓦而闻名的小村庄——窑头。村中有小河流淌,称瑶溪,因而把村名改为瑶溪,今称瑶头。在清代及民国初年,这里因“瑶溪二十四景”的绮丽风光而渐渐闻名于世,成为旅游胜地。

据2000年《海珠区志》记载:“瑶溪以二十四景而闻名,成为旅游胜地。在其起迄两端,建有两座石桥,东端的名利济桥,西端的名汇津桥,是瑶溪二十四景的首尾二景。”

据《瑶溪二十四景纪略》载:“清时,此处左右皆植水松,独东望水田空阔,直连鸭墩。乡人于转曲处搭板桥南北为渡。日夕黄昏,人行桥上,水映波光,烟村浩寂。名流雅士,常流连桥畔,尽意悠然自乐。”

也就是说,在清朝时期,这里已是广州名流雅士常来的一处旅游胜地。

关于瑶溪二十四景之名的来由,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清代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刘彤自小在瑶溪边长大,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他蛰居故里,每日流连山水,赋诗以寄情怀。后来,他在众多作品里精挑细选,总结出二十四景,为每一处风景都附上一段小序,成为了《瑶溪二十四景诗》。刘彤也在《瑶溪二十四景诗》的自序中简述了他的初衷:“他日过是地者,按名探胜,幸不哂其词之陋,肯赐和而即如把臂,以证欣赏焉。则余诗正不妨为先路之导也。”意思就是,以后经过这里的人可以根据他所写的诗文作为游览风景的线索。



故事二:
居巢与《瑶溪二十四景诗》



被称为“岭南画派启蒙祖师”的清代著名画家居巢(1811年-1865年),是我们都熟知的著名画家,但你知道吗,刘彤的《瑶溪二十四景诗》得以幸存至今,居巢功不可没。

学者黄锡凌(1908-1959)在其所著的《瑶溪二十四景寻踪录》(现藏于广州图书馆)中记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鸦片战争已爆发,英军攻占广州,珠江两岸因战乱而受到破坏,刘彤远游不返,音讯遂绝。刘彤平生所作诗文,亦只字不存。著名画家居巢是刘彤的好友,他想汇编刘彤的诗句却苦无资料。后来,有一位姓蒙的学生,偶然在街市的残书故纸中发现了刘彤的诗文。其中就有“瑶溪二十四景诗”,便马上买下来并送给居巢。居巢如获至宝,摘其二十四景诗,并将自己及友人写的和诗编入,花钱印刻成书。《瑶溪二十四景诗》一书由苏道芳作序,杨永衍刻,于光绪三年(1877)面世。不久,杨永衍又把自己及当时诗人墨客的吟咏,编成《瑶溪二十四景杂咏》一书,于光绪十年(1884)出版发行。


瑶溪二十四景游览图(资料翻拍)



瑶溪二十四景,原来有这些



那么,瑶溪二十四景,有哪些呢?

经过整理,它们分别是:石马岗、待月桥、吟虬径、蒸霞岸、鉴空处、来鸥闸、人外山房、枕涛屋、合流津、独榕厦、听秋居、樟坪、十丈红棉道、劳农亭、谑翠堤、藤花坣、景融轩、茶田、石岗、茶市、双洲书院、涤砚池、泉中泉、云林画意坡。

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瑶溪二十四景大多已不复留存。如今仍能寻觅踪迹的,则有石马岗“石马帆影”和待月桥“利桥待月”(今利济桥)、合流津(今汇津桥)、独榕厦四景。



石马岗 ]
(清 刘彤)
石马尚名岗,刘王殿前路。
古人气力尽,我辈且延伫。


石马岗(资料图片)



石马岗位于晓港公园内,是一处古海岩遗址,距今2500~6000年,石马岗的红色岩是受海浪冲击形成的额状海蚀崖。石马岗景区一带曾是南汉(917~971)刘氏小朝廷的御花园“昌华别苑”,当时是南汉帝王同妃嫔骑马、射箭、寻欢作乐之所。



待月桥 ]
(清 刘彤)
待月月东升,溪光浩无极。
烟村人静时,万物雪霜色。
undefined



待月桥位于富力海珠城旁,建于清代,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待月桥原本是木桥,沟通马涌南北两岸乡村居民交通出行,后来木桥破旧,乡绅出资搭建了这条石桥,并起名为“利济桥”。利济桥由花岗石建成,桥宽2.9米、长20.3米,水中竖两桥墩,底部砌成船型,桥顶中央两侧各雕楷体“利济”二字。2002年9月,该桥被登记为广州市保护文物单位。



合流津 ]
(清 刘彤)
鸭墩潮东来,凤冈水西长。
有约买松风,乘潮各打浆。



汇津桥位于海珠区宝岗大道马涌直街,是横跨马涌的古石桥之一,北起马涌直街,南接西华北直街,因“合流津”奇景而得名“汇津”。珠江涨潮时,潮水分别东由鸭墩关、西由凤凰岗口入马涌,到合流津(即汇津桥附近)汇合而得。




独榕厦 ]
(清 刘彤)
万间庇孤寒,杜陵抱虚想。
何如此树阴,人牛恣偃仰。
undefined



独榕厦在晓港公园内,榕树枝叶茂盛,须根纵横交错像一间大屋。





虽然,今天的我们可能无法饱览一百多年前的瑶溪二十四景。但不用羡慕,今天的繁华兴盛也是古人难以想象的。悄悄告诉你一个秘密,如今的你可以在利济桥附近可以看到一景四桥的景色哦~




瑶溪印象



走进江南西,瑶溪景犹在。虽然瑶溪美景不再,但人们对美丽景色的向往并不因时过境迁而淡却。江南中街道曾多次组织艺术家、文化人士、热心街坊按照“瑶溪二十四景”的线路,重游故地寻觅当年胜景,保护推广本土文化。2016年,江南中街文化站组织了以著名画家司马江南为首的艺术人士,编纂了《盛世山河·乡情·亲情·瑶溪印象》一书,书中有关于瑶溪二十四景的画作、诗作、书法作品和刻章作品。


瑶溪印象封面(资料翻拍)

原江南中街文化站站长陈广全告诉记者,为了画好瑶溪二十四景,司马江南特在马涌附近长时间居住,并翻阅大量资料,感受昔年瑶溪景象。


《瑶溪独榕厦》司马江南(资料翻拍)


《花雨汇津桥》司马江南(资料翻拍)


《待月桥日夕》司马江南(资料翻拍)


《烟雨劳农亭》司马江南(资料翻拍)



关于江南中这片区域的历史故事,你一定还没有听够吧。下一期,将带你了解广州最古老的石桥,以及清官何维柏的故事。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敬请期待下一期的“读懂广州·江南有古”。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