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海珠区 > 滨江街 > 正文

滨江好家风|黄灿明:一家四代皆是灯塔航标守护者

| ​【记者 谭啟菊】 【编辑 邓菲菲 见习编辑 蔡心雨】 通讯员 肖启斌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 2020-08-06 22:14:49


栏目语: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才社稷安。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优秀家风家训的学习与传承中来,近期,信息时报“微社区e家通e滨江”联合滨江街道纪工委,推出好家风系列报道。我们将用一个个滨江优秀家风故事,让居民群众得到熏陶。在全街范围内形成涵养廉洁家风的氛围,以优良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



在滨江街海景社区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一家四代都是灯塔航标守护者,被大家称为“航标世家”。这就是坚持21年守岛的黄灿明家庭。




守护灯塔长达21年


黄灿明出生于1964年,是中国海事局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舢舨洲南沙站灯塔守护员。1988年,24岁的黄灿明继承了家传的航标工作,当上了深圳蛇口港的一名航标工。1999年,黄灿明被调到舢舨洲,截至目前,黄灿明在舢舨洲上守护灯塔已达21年之久,被誉为“广州南沙舢舨洲灯塔的守护神”,这座孤岛上的灯塔每天指引着大小3000多艘船只进入广州港。最为可贵的是,他们一家三代都是灯塔航标守护者,如今,第四代也开始追随父辈的脚步。



黄灿明在擦拭灯塔设施。


“做好每件简单的事、做好每件平凡的事、做好每件该做的事”,这是黄灿明挂在墙上的座右铭。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海事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交通行业文明职工标兵”“全国海事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广东海事局优秀共产党员”“岗位排头兵”等多项荣誉称号,与祖父黄带喜、父亲黄振威、儿子黄登科一家四代人献身航标事业,被称为“航标世家”。



黄灿明守护岛达21年。




岛是他的第一个家


1999年,黄灿明从蛇口被调入舢板洲成为灯守员。半年后,妻子郭丽珍也辞掉工作,来到这座孤岛。他将自己的养护经验传授给妻子,成为自己守护灯塔的得力助手。



黄灿明在工作。


舢板洲是一座美丽的孤岛,位于南沙区虎门水道与伶仃洋的交汇处,因状似舢板而得名。它东扼东莞沙角广州港主航道喇叭口,西望广州南沙港,是船只驶入广州港的必经之地。


1915年,法国人在舢板洲上建设了指引船只的白色灯塔,如今这座灯塔已经矗立了100年。每天清晨,当第一缕晨曦穿破云层照亮大地的时候,往来船舶便能远远地看到舢板洲灯塔上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面对异常枯燥清苦的守岛生活,面对别人的退缩,他克服种种困难,岛上没有淡水就喝雨水,冒着生命危险,顶着台风抢修探明灯塔,他总是坦然一笑:“是我自己选择了这个工作,再怎么辛苦也要坚持下去。”



对于枯燥的守岛生活,黄灿明甘之如饴。


“岛是第一个家”,黄灿明说,现在即便是偶尔出门旅行几日,心里还惦记着这座岛、这盏灯。“总是要打电话问义务陪伴在小岛的妻子灯塔有没有事,才能安心”。


“做好每件简单的事、做好每件平凡的事、做好每件该做的事”,这是黄灿明挂在墙上的座右铭。二十一年如一日的坚守,让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海事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交通行业文明职工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妻子郭丽珍也因义务陪伴丈夫守护灯塔,被评为海员建设系统“十佳海嫂”。




一家四代与航标结下不解之缘


对黄灿明来说,能够在这座远离繁华城市的孤岛上坚守20年,最大的力量来源于他们一家四代与航标的不解之缘。黄灿明的祖父黄带喜从民国时便开始守护虎门大桥下的金锁排灯塔,一守就是30多年;父亲黄振威,退休前一直在虎门沙角至太平的河道维护灯浮标。



黄灿明一家。


黄灿明的儿子黄登科,从小就跟着父亲守灯塔,18岁时通过招考,成为广州航标站一名航标工。黄灿明说:“我跟他说过,查看修理浮标是有风险的,有时会打伤头或脚,有时还会掉到海里。可是他却说,你是干这一行的,你不怕我也不怕。”



黄灿明正在记录。


在整个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设有70座灯塔,其中只有5座尚需有人值守。有人说,守灯塔即将成为消失的职业。而黄灿明则笑着说:“如果可以,退休后我还想守着这里。”这里永远是黄灿明许下承诺永远守候的“精神灯塔”。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