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海珠区 > 沙园街 > 正文

沙园一线防疫者“历险记”:密切接触发烧人员、到确诊病例家中消毒

| 【记者 陈雁南】【编辑 虫虫】通讯员 黄玮欣 | 2020-03-05 19:06:21


2月18日凌晨4点多,一阵电话铃声让沙园街光大花园北社区居委会主任杜健威从睡梦中惊醒。得知街道辖内宾馆有人发烧,杜健威赶紧翻身起床,赶到沙园派出所,和民警、医务人员把病人送到珠江医院检查。还好,最终确认病人只是普通发烧。




这一个多月以来,杜健威不敢把手机调成静音,一旦社区发生突发事件,才能及时收到通知。尤其是与社区民警和社区医院医务人员成立“三人小组”处理应急情况之后,杜健威的神经一直紧绷着。“精神压力比较大,就怕排查、处理不及,导致居民健康受到威胁。”



凌晨,杜健威(左二)来到沙园派出所,准备将发热病人送到珠江医院检查。




 
到确诊病例家里消杀,仅戴了一个口罩


2月8日将近22点,杜健威接到电话,辖内小区一户家庭出现疑似病例。他马上从家里飞奔到居委会,查看这户家庭的资料,又立即与“三人小组”成员会合,上门排查疑似病例家中是否有人同住。确认家中无人后,对门口、电梯和楼道进行了消杀处理。


第二天下午,疾控中心经过核酸检测,确诊了该病例。杜健威立刻起草了一份物业工作指引,告知物业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当天晚上,拿到该住户的房屋钥匙后,“三人小组”又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上门对房屋内部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杜健威(左)正准备进入确诊病例家中消杀。


出现病例的消息在业主群里传开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错误信息。杜健威主动联系物业管理人员,进入业主群解释相关情况,澄清不实信息,安抚业主的情绪。



由于防疫物资紧缺,杜健威两次上门时都只戴了口罩,没有手套,也没有防护服,但他当时并没有考虑太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那时只想着把工作做好,避免其他居民感染。”





 
人员摸排、解释疫情,也是沟通的“艺术”


电话摸排是社区防疫工作的重要一项,要切实掌握每家每户的情况:住户是否在家居住,家中有几口人,是否从外地返回,家中是否有老人、孕妇、小孩、病人,是否有发热、咳嗽……所有情况都必须登记造册,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杜健威用居委会配备的网格化手机打过去,有时会被对方误以为是“诈骗”。这时,证明“我是我”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为此他想尽了办法。


他先是耐心地跟对方解释,疫情防控期间,社区需要掌握辖内人员情况,并告诉对方哪些信息需要补充。如果居民仍不相信,“那要不加个微信?我们视频聊天,看看是不是我?”碰到一些防备心很强的居民,他会建议对方拨打居委会的固定电话进行核实。


“所以,排查并不是简单的打电话重复问题,我们要做很多解释工作,以消除居民的误会。”杜健威说。



杜健威(右)排查辖内温州籍居民,送上体温计和口罩。


疫情发生后,一些居民由于担心自身健康,对湖北籍人员保持高度警惕,常常向居委会提供湖北籍邻居行踪线索。尽管有些湖北籍居民从未离开过广州,但有些居民还专门跑到居委会询问情况。于是,杜健威当场排查,拨通对方电话,并打开外放,问清对方暂时离家的原因和目的地,消除业主疑惑,避免过度反应。




惊险!曾密切接触两名发烧人员

2月25日,一对夫妇从疫情严重地区自驾回广州,来到光大花园北社区居委会报到。因家里有父母居住,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杜健威了解情况后,和社区民警、社区医院医生把他们送到辖内酒店集中隔离。



杜健威(右)把疫情严重地区返穗夫妇送到宾馆隔离。


没过多久,杜健威突然接到了街道的来电,被告知这对夫妇有发烧症状,他当场愣住了。“我跟他们沟通了大约半小时,还送他们去了酒店。”他马上进行了全身消毒,也不敢回家,怕万一携带了病毒,会传染给家人。“后来平静下来,觉得还是听天由命吧。”


所幸,两天之后,疾控中心通知,这对夫妇病毒核酸检测呈阴性,杜健威才松了一口气。“可能是‘吉人天相’吧!”他笑着说。


经历了一场虚惊,他又继续奋战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线,守卫光大花园北社区居民的健康。




受访者供图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