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海珠区 > 瑞宝街 > 正文

围蔽管理、党员值守、核查人员……瑞宝村牢牢筑实“防疫墙”!

| 【记者 丘敏华】【编辑 方米妮】通讯员:曹悦平 卢志强 | 2020-02-12 18:14:08





海珠区瑞宝村地处中大纺织商圈南端,外来人口众多,且为没有围墙、背街小巷众多的开放式地形,成为疫情防控区域的重中之重。实施围蔽管理、组建联社突击队、入户排查登记……瑞宝村全面落实各项防控具体措施,用扎实的工作织密了疫情防控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墙”。



01

全村围蔽管理,党员、志愿者站岗值守


瑞宝村从1月28日开始实施围蔽有序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借助人行道护栏、铁皮等设施将全村围起来,形成全封闭的“铜墙铁壁”。目前,村内设置了出入口检查哨卡3个,对进出人员进行24小时严密排查。




瑞宝村实施围蔽管理,形成全封闭的“铜墙铁壁”。


“请出示证件登记,并配合测体温。”在出入口处的疫情检测和返穗人员登记点,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检,确保管控到位、不留死角。进出人员测量体温正常,并凭身份证和出入证方可进出村社。对全国各省返穗人员实施分类登记,详细掌握外来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往来车次等信息,严控未作登记人员进入村内。



瑞宝村疫情防控点出入证。


设置出入口检查哨卡。




对进入人员测体温。



对全国各省返穗人员实施分类登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我理应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卢志强是瑞宝平安和谐社区促进会副会长,1998年从广东消防总队退伍,曾立三等功。自大年年初三收到村社“集结号”后,他就坚守在防疫第一线,基本没怎么休息。家人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支持,是让卢志强感觉最暖心的事情。


瑞宝村积极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一支联社突击队,组织党员干部、平安和谐社区促进会队员、志愿者一起站岗值守,严格抓好卡口检疫检测、入户排查登记、信息申报、居家隔离等措施,切实筑牢了各道防线。据了解,瑞宝村每日实行三班轮岗制,每哨卡设置6人,每日共计出动106人次。




党员干部、平安和谐社区促进会队员、志愿者等人站岗值守。


“你们辛苦了,都来店里吃饭吧!”见到执勤人员半夜仍然坚守岗位,瑞宝村一间拉面店的老板从2月4日起,每晚为执勤队员提供免费夜宵。居民群众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抗“疫”工作,这让瑞宝村的执勤队员既感动又骄傲。



瑞宝村一间拉面店每晚为执勤队员提供免费夜宵。


02

仔细核查外来人员,劝导延迟返穗


针对瑞宝村登记在册来穗人员人数多的情况,瑞宝村联合街道来穗中心对来穗人员进行仔细核查工作。通过上门入户、电话联系、群发信息等方式,摸查核实来穗人员返乡过年、留穗过年、搬离、返穗等数据信息。


同时,结合村社实际,瑞宝村制定了“联社抓经济社,经济社抓社员”的工作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由联社党委统筹部署,各经济社与湖北籍企业老板沟通协调延迟开工时间。


社员(房东)通过发送“温馨提示”信息,建立微信群发送村社实时管控措施、照片、信息等内容,朋友圈转发各类文件、政策、通知等形式,普及防控知识,劝导湖北籍租客延迟返穗时间,有效减少村社管控压力。按照海珠区《十条措施》,村内制衣厂、仓库等场所复工时间延后,未有新的通知之前不得复工。


“今天记得量体温,有要帮忙的及时告知我们。”瑞宝村还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贴心的服务保障。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与自我隔离人员取得联系,了解其生活物质需求,在微信上收到隔离住户的“下单”,便前往超市帮助其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时,帮忙处理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先做初步消毒后,再交由街道环监所作统一专门处理。


03

强化环卫消杀,增设废弃口罩回收点


在疫情防控中,搞好村社的环境卫生极为重要。为此,村社联合街道环监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对重点场所及周边进行消杀防疫,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和卫生死角。平均每天出动保洁人员173人,清理垃圾及杂物17吨,清理卫生死角3处,清洗路面4300平方米,大大改善了村社的环境卫生。


此外,瑞宝村在主要垃圾分类点增设了4个废弃口罩回收点,安排人员不定时监管,指引村民在投放废弃口罩前做好喷洒消毒工作,避免了二次污染,以及防止不法分子二次回收口罩。


随着返穗高峰的到来,基层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更大压力,尤其是城中村。据了解,瑞宝村接下来将因地制宜探索更多、更有效的举措,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