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海珠区 > 华洲街 > 正文

洪叔讲古丨青山依旧在……

| 【记者 温倩茵】【编辑 甄曦】 | 2019-11-19 16:49:38

                                                                         




浩瀚珠江水川流不息地奔向大海,在土华绕了几圈,缓缓地堆积成一片浅滩。历经千百年先民们辛勤围垦耕种,此处渐成富饶的古村。这里有连绵十里的绿油油农田,稻谷脱绿披金灿烂,稻香迎风翻波浪,大地宛如换新装。        



青山岗上青山寺        


乡村水网纵横,小艇穿梭往来,好不热闹!山边、河涌边竹林茂密,夏日清凉感觉油然而生。每到山花烂漫时节,花开花谢,花飞满天,人们心旷神怡。平坦的田野中,屹立着一座石岗,高百余米,占地数十亩,那里树木浓荫,山顶青松摇曳,松涛声声。


相传,过了若干年后,半山矗立着一间显眼的寺庙,叫青山寺。那时,中原各地僧人、黎民百姓为避战乱相继南逃。一些僧人视这青山岗为独特的风水宝地,建寺庙焚香祷告,青山寺暮鼓晨钟,信众日增,香火鼎盛。僧人在寺庙下开劈了一条平坦的栈道,给那些饥民施粥施素食,周边饥民缓急相告,顿时青山寺声名鹊起


一把火毁了青山寺        


时光荏苒,岁月无声。青山寺前涓涓流水静静流淌,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相安无事百十年,无奈,天有不测之风云。明万历年间,一把无情大火把青山寺烧得荡然无存,颓垣败瓦,僧人、主持各散西东,孤零零只剩青山一个。只有那密林深处发出的吱吱喳喳各种小动物嗤叫声,才打破死一样的寂静,这里成了蛇、虫、鼠、蚁的安乐窝。寒冬腊月,北风怒嚎,更是悲怆悽励声声,使人毛骨悚然。


1949年10月全国解放,这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当年土华乡(村)长黄继祖曾赋诗一首,把土华村耕作范围、村民居住、乡土人情概括:“北畔洲(地名)边飞浪水(地名),东丫(地名)田水越青山(地名)。” 这首诗中的“青山”就是指曾建青山寺的青山岗。只可惜全诗没有保留下来只留下這两句。


今青山岗。            


青山依旧在……        

岁月蹉跎,星移日转。荒废百年之久的青山岗依旧在,又回复原来葱笼苍翠。


时间转到1959年一1960年那热火朝天年代,农业学大寨,大兴修水利。原来珠江水潮涨潮落,环绕弯曲河涌灌溉着沿河土华村、石榴岗村、台涌村、龙潭村、新村、大塘村、上涌村直至鹭江、康乐村。那时,木船是主要交通运输工具,河涌弯弯曲曲极不方便。


新滘人民公社发挥“人定胜天”的精神,用原始人工办法开挖了一条就在青山岗下直通的宽阔河道,并建成闸长96.5米,宽64.5米,高17.3米,过水净宽42米的十个孔闸。设计流量为每秒130m³/秒。历时半年峻工投入使用,发挥巨大防洪和排涝作用,捍卫农田面积2万五千亩。




1959年—1960年修建水闸碑记。



1967年一1970年分四期改为启闭式的双掩式闸门。



1997年4月一6月,将水闸交通桥从五米单线车道改建为宽八米双线交通桥,完成整条华洲路的扩宽连接华南快线畅通道路交通。



上世纪80年代初,在青山岗北面开阔地上,广州市轻工集团建成六幢4层高的“广州轻工集团石榴岗口岸。”百吨拖驳船进出口岸装御货物十分繁忙。岸上那大吊车真厉害,轱辘轱辘不停转动,成吨货物轻轻就举了起来。


广州轻工集团石榴岗口岸。            


青山高,流水长,那夕阳己残,那归鸟在唱,叫人们赶快回家往。每当华灯初上,沿河两岸灯光闪烁,层楼倒影,微风荡漾,河面发着闪闪磷光,沿河道上绿树浓荫,悠闲径延绵十里。


华灯初上,水闸夜景。            


历史的纪录本又翻过几页,任由时代的变迁,从身边流逝的只有时光。岁月沉淀下来的是乡情、亲情,是家乡的温馨,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只要你缓缓走在村道上,到处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行走在青石板上,那轻盈的脚步沾满着家乡热土,暖至心窝。


土华青山岗新楼牌。            


永远抹不去的是青山情结。聪明理智的村民们留着记忆,留着更多的是对青山的遐想,又再重新矗立一个青山牌楼,让千秋万代追忆青山岗——青山寺……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