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社区e家通 > 海珠区 > 新港街 > 正文

咻的一下50年,老中青三代广州市民搭乘“时光列车”带你重温家国情

| 【记者 古晓彤】【摄影 郭柯堂】【编辑 子禾】 | 2019-09-23 21:13:17


1969年10月1日,

中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建成通车,

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地铁时代;

1997年6月28日,

广州地铁一号线首段建成通车,

最高时速80公里。

风雨50年,中国地铁从无到有,

广州地铁也陪伴了人们22年。

9月19日,老中青三代广州市民

讲述与广州地铁有关的温情故事,

且听他们娓娓道来......


活动现场视频



9月20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中国地铁运营50周年主题活动在广州市海珠区磨碟沙公园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海珠区妇女联合会承办。现场首次发布了《全程有我 全程为你》宣传片,影片中的四位主人公亲临活动分享了与地铁之间的故事,展现出一段段暖心的家国情怀。








下午3点,一部名为《全程有我 全程为你》的宣传片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影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售票机上买到了1997年的地铁车票,引出了乘客杜璇、广州地铁服务督导员严嘉汉、广州地铁“女子客车队”李方方和“羊城小市长” 潘鹏安四位主人公与广州地铁有关的温暖故事,也可以看到广州地铁如何从0到478公里的历程。



《全程有我 全程为你》宣传片




影片结束后,四位主人公做客现场,分享他们与广州地铁的老照片、小物件,现场述说着老中青不同时代的广州人与广州地铁共同成长的轨迹,讲述着中国地铁的初心与使命。






22年给广州地铁写了近700封信




1985年,广州地铁服务督导员严嘉汉在香港首遇地铁,说起地铁,他感触尤深。

“我一直关注广州地铁的发展,我曾在香港一天文台工作,每天坐地铁就能上班很方便,但在广州的人们只能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我还记得万人过海珠桥的盛况,当时觉得我们一定要建地铁,方便人们生活和出行。”他说。



“一号线开通初期只有5个站点,从黄沙到西塱。当时站台还没有屏蔽门,候车站台也没有座椅,服务设施并不完善。到1999年才全线通车。而广州第二条建成运营的线路2号线则是2002年才开通的,中间也间隔了好些年。到后来通车的线路才越来越多。”严嘉汉告诉小e,他家在一号线沿线站点,所以一直以来都很依赖广州地铁出行。


从向往到关注,

再到记录广州地铁的每一步成长,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见证着广州地铁的变化。

自广州地铁开通以来,

他写了接近700封建议信,

为广州地铁的发展建言献策,

可谓是广州地铁“真爱”。


“1999年,我有一次坐地铁到广州东站,车厢很高,我就建议广州地铁在车厢内安装拉环,后来真的全部车厢都安装了拉环。”严嘉汉说,广州地铁接纳市民建议值得称赞,在他的建言下,2004年开始一号线安装候车屏蔽门,保证乘客的候车安全。


在中国地铁50周年之际,

他准备了一封意见信作为礼物,

希望广州地铁初心不变,勇往直前。



地铁增进了与亲人的感情




广船国际股份公司退休职员杜璇4岁到广州定居,1997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她曾试乘观光。


“当时感觉人流少、行车速度快,但是线路少,候车时间长,不方便出行。” 杜璇说,随着广州地铁各条线路的开通,地铁编织着全市乃至跨市的大线网,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使人与人、人与家更加贴近。





“记得从前去妈妈家只能踩单车,到后来乘坐公交,到二号线开通后地铁转公交,到现在去妹妹家地铁就能直达。”杜璇说,她儿子由于家庭和工作关系在深圳定居,以前每次去找他,都需要儿子开车来回接送她,很不方便。


如今,她在家门口就可以坐地铁8号线,然后转2号线到广州南站转高铁去深圳了,出来高铁深圳站后,又能直接接驳深圳地铁到儿子家,非常方便。“我和丈夫两个老人家也可以一日往返来回深圳了,随时就可以去看看儿子,看看孙子。听说地铁年底也将运营城际线路,如果广清线开通了,我们全家就可以更方便地去清远泡温泉了,很期待。”杜璇高兴的说。





与新中国同龄的她

还特意创作了一个快板节目

《厉害了,地铁梦,强国梦》。



女司机驾驶地铁行驶过34.8万公里




“每天早上工作前都要写司机日记,然后检车、整备列车,呼唤应答,确认进路、信号、道岔,到正式运营,从西塱到东站往返。最早4点多起床,最晚12点多下班。”这是广州地铁的客车司机李方方的一天,这个工作流程她重复了13年,累计行驶距离为34.8万公里。



李方方告诉小e,她从2006年开始加入广州地铁,主要负责一号线列车驾驶。对于没有任何机车车辆知识和基础的地铁女司机来说,驾驶一辆地铁是有挑战性的。“从培训实操开始,我们就需要在晚间停运后去练习,平时的工作也是三班倒的。女性除了要克服岗位的辛苦,学会处理应急故障外,还需要克服一些来自家庭、生理的影响,跟上男司机的步伐。”她表示。




李方方的丈夫是地铁调度员,需要24小时值班,而且他们的上班时间都必须精确到秒,曾因工作原因将睡着的儿子独自一人留在家里,李方方回家后看到儿子恐惧大哭,内心无比煎熬,感觉亏欠了他。然而,儿子的独立董事让她无比骄傲。

“他现在总会很自豪地和同学说,我妈妈是开地铁的,是一名地铁司机。”她说,总有一份使命感在驱使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保障乘客安全,为女司机争取荣耀。


在活动现场,她将自己的司机日记送给中国地铁50周年,送给中国地铁平凡工作岗位中的地铁人,勉励同事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心全意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地铁服务。



“羊城小市长”画说广州地铁




现场年龄最小的主人公就是第十二届“羊城小市长”的潘鹏安,“它误时少、容量大、运行平稳、换乘方便,还会和新科技结合,带给人们更多的便利,节约出行时间。我有些同学会自己搭地铁上学,搭地铁时间准所以他们比较少迟到,而且上学来不及吃早餐的也可在地铁便利店顺路买到。” 小鹏安表示自己最喜欢广州地铁的高速、高效和创新。





2014年,广州地铁开通了有轨电车,小鹏安跟着父母去体验,他还记得曾推出过卡通、涂鸦等主题列车。“我最记得是木棉的主题列车,它走在江边很漂亮,和广州塔以及对岸珠江新城的连在一起,感觉是广州的一个标志。”

为此,他还为广州地铁赠送了一副充满广州地铁特色的自创画报,祝愿广州地铁、中国地铁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市民可参观《瞬间:城市与地铁》老照片展


活动现场,市、区妇联有关领导和地铁集团代表与专访嘉宾交换了礼物,共同见证祖国发展更美好。

小e了解到,即日起至10月7日,在广州有轨电车琶醍站还设立了《瞬间:城市与地铁》老照片展,市民可在此进入“时光之门”,感受广州城市的今昔变化,重温家国情怀。







据主办方介绍,196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地铁时代;1997年,广州地铁一号线首段建成通车,最高时速80公里;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市域快线网络,最高时速160公里。

风雨50年,中国地铁从无到有,由市内交通到跨城际连接,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地铁技术日趋成熟,移动支付的应用让市民的出行体验更为便捷。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 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