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75岁老人心梗发作,海珠这个绿色通道帮助老人转危为安
| 【记者 蔡晓素】【编辑 邓菲菲】通讯员 吴都 李玉红 | 2019-07-10 17:12:03
近日,海珠区一名 75岁的老人因胸闷加重来到滨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诊她的主治医师李基国简单询问病情后马上安排心电图检查,在查看心电图检查结果后,李基国意识到,病人高度可疑心梗,随时有生命危险。他第一时间联系自己单位所在的医联体上级医院——广州市红十字红会医院,通过绿色通道,病人转诊顺利转至胸痛中心。这位老人被确诊为左前降支濒临闭塞,医院为她立即开通血管并植入支架,病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基层医务人员把关能力很重要
李基国医师告诉e家君,自己所在的滨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与市红会的医生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平时在群里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和讨论,市红会医生适时进行业务指导。
“病人李女士的症状符合高危急性胸痛相关的疾病,较为常见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1小时死亡率为1.6%,6小时则达到6%;第二是主动脉夹层,发病后48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还有一种是急性肺栓塞。一旦出现急性胸痛,一定要第一时间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就诊。”
接诊后,李基国迅速将李女士的心电图结果发在微信群,得到市红会的李彪主任的马上回应,证实了他的初步诊断,并安排救护车转诊。在等待救护车到达之前,李基国同时做了初步急救处理。滨江中心的邹文清主任表示,胸痛相关的疾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基层医务人员早期发现及时转诊非常重要,我们中心加入了医联体后,医生均能准确掌握急性胸痛的诊断标准和转诊流程,有利于高危胸痛的早期转诊。”
李基国医师的准确判断很重要。
医联体绿色通道救命效果凸显
据悉,海珠区通过多学科合作和区域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辖区所有区属政府办医疗机构均加入医联体,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了并接受了胸痛诊断、危险评估、治疗手段等业务培训,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接诊能力也得到提高。
李女士回忆,事发当日她是8点多到达滨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时是想进行常规的体检,登记后觉得有些胸闷不舒服,接诊的李国基医生立刻安排老人优先进行心电图检查。,9点07分,检查报告出来后,李国基看到情况不好,立刻将报告上传微信群,市红会医院启动医联体绿色通道;9点55分,市红会救护车到达接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前降支濒临闭塞,马上开通血管并植入支架,从送上救护车到完成心脏支架植入共计用时1个小时10分钟,整个过程,一刻也没有停息,患者及时得到救治,老人术后恢复很不错。市红会的医院的医生也为胸痛中心区域协同高效保障高危胸痛的有效救治率的机制点赞。
医联体绿色通道让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通过绿色通道,病人省去了挂号、缴费等排队的时间,病情通过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传到上级医院,在转诊途中,已经完成了诊前服务。李女士的平安充分体现了海珠区医联体双向转诊制度的高效畅通,能为居民提供有效、方便的基本医疗保障和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